天水汉唐麦积山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13830841018
门户 产品展示 原大雕塑 查看内容
精美雕塑

2024-2-7 19: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2| 评论: 0

 

 

  名 称:小沙弥

  年 代:北 魏

  窟 号:133

  艺术特点:沙弥身高不足一米,面部形象犹如一个不满十岁的孩童,面露憨厚而又略带稚气的神情,低首侧耳,似乎已经领略到了佛祖讲经说法的奥妙,而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会心的微笑、脸上的喜悦和羞涩的神情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整身造像,简洁明快,没有任何多余的刻画,他静静地伫立佛陀身侧。头略微下低,无声的发出了源于内心最深处的一抹微笑。这尊沙弥不论是外形塑作,还是内心情感的刻画与表现都属于北魏时期的经典作品。小沙弥的微笑给信众们带来了通往佛国净土世界的希望,也带着人们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不仅沉淀着千年历史的韵味,也向世界展现着这来自东方的微笑。

  名 称:窃窃私语

  年 代:北 魏

  窟 号:121

  艺术特点:这组菩萨与弟子紧紧的靠在一起立于佛的右侧。此种塑造手法极为罕见,他们似乎在窃窃私语,相互在倾诉内心的秘密。弟子身穿翻边双领下垂的袈裟,内着僧衹支,下着长裙,似开似闭的双眼和抿起的嘴唇,露出了专心倾听的表情。右旁的菩萨,身材修长,细颈溜肩,头束扇形高肉髻,身穿褒衣博带式上衣,下着长裙,肩披宽边大披巾,足穿云头履。弟子和菩萨头靠头,肩并肩,仿佛在悄悄的耳语,弟子的双手手掌根部靠在一起,但是掌心却是分开的,似开似合的双手,又似佛讲到精彩之处,忍不住拍手称赞叫绝,这便是麦积山非常有代表性的”窃窃私语”,充满了浓厚的人间气息和生活情趣。

  名 称:供养人

  年 代:宋 代

  窟 号:165

  艺术特点:供养人头部高髻上饰以富丽的花蔓,上颇宽广,眉眼向上斜挑,嘴小而唇厚,面部丰满,肌肤细腻,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塑像的造型刻画逼真,头颈微微前府。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形象的真实写照,是宋代塑像中的优秀作品。反映出宋代佛教造像艺术的世俗化表现。

  名 称:踏牛天王

  年 代:唐 代

  窟 号:5

  艺术特点:天王作为佛法护卫的题材很多,但三米多高的踏牛天王则为数不多。这尊天王造型生动,比例准确。顶束锥状发髻,面相方圆,耳大鼻高,眼球突出,头微右扭,八字胡上翘,下额有虬髯一圈,小腹收起,身躯笔直,双拳平握,正视前方。上身着长甲、护胸,腰系战裙,英姿勃勃而又从容安详,犹如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武士形象,稳健地站在牛犊背上。天王脚下的牛犊,即为《玉堂闲话》中所称“金角银蹄犊儿”。牛儿卧地,昂首扭头,两眼圆睁,鼻孔大张,屈膝伸腿,奋力欲起。虽背负天王硕大身躯,但显得轻松自若,并无负重之感。双脚已残,前腿亦有残损。过去此像多被称作天王或牛王,其实应名为摩醯首罗天。人们根据摩醯首罗天足下卧牛,亲切的称第5窟为“牛儿堂”。

  名 称:罗睺罗

  年 代:宋代

  窟 号:133

  艺术特点:此像为罗睺罗,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佛陀亲子。佛陀为罗睺罗剃度后,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年十五岁。祖师诵经十分勤奋,能诵读不懈, 因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弗行乞,于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于严守制戒,修道精进,得阿罗汉果故称‘密行第一’。身高1.44米,立于释迦牟尼右侧,面形饱满,弯眉细目,眼角略带笑意,双眼平视前方,鼻直口小,短颈端肩,挺胸鼓腹,穿圆领长袍,踩在圆莲台上。双手合十,面带卑怯地站在父亲的身侧,似在问候父亲,又似在向佛祖敬礼。

  名 称:维摩诘

  年 代:西 魏

  窟 号:123

  艺术特点:维摩诘在敦煌壁画中多以老者的形象出现,而麦积山的这身塑像则是以青年形象塑作,其与对面的文殊菩萨相向而坐。维摩诘头束高髻,额阔颐窄,五官集中,棱角分明,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陷,微露笑意。细颈削肩,身穿双领下垂式僧衣,结跏跌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右手并拢伸于胸前,左手伸出袖口自然下垂,置于膝上。造型极具概括冼练,阴刻衣纹简洁流畅,表现出沉着稳健的性格特征。

  名 称:影塑供养人

  年 代:北 魏

  窟 号:133

  艺术特点:这一组泥塑浮雕表现的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妇女在两个小女俑的簇拥下祈福的场景。贵妇人头戴龙冠,五官清秀,面带微笑,上身穿圆领大袖袍,腰束带,下着衣裙,左手抬于腹侧,右手扶在小女孩的肩上,足穿云头鞋。她丰满润泽的肌肤和体态,充分显示了她的身份地位。两位小女孩均各束两个小发髻,面带微笑,上身着交领大袖衫,下着裙,兴高采烈地随她去拜佛祈福。在贵妇人衣褶的处理手法上,较多地运用了波摺纹,表现了行走时被小女孩牵动的情景,产生了造像静中有动的情趣,生活气息亦特别浓厚。

  名 称:影塑飞天

  年 代:北 魏

  窟 号:133

  艺术特点:这身飞天属于模制泥塑,其束高发髻,面型长圆,五官清秀,穿交领长袖束腰长袍,披巾作向下飞翔状。宽袖长袍及披巾随风飘扬,抛在身后的衣褶及披巾带作有规律的处理,像长在背上的羽翼,既富于装饰效果,又加强了飞翔的动感,它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和聪明智慧,为北魏时代的精品之作。

返回顶部